没有暑假的暑假
上学的时候学到一个形容夏天炎热的词,叫七月流火。那时就觉得,这词太形象了,看一眼就让人不自觉汗流浃背。后来在星空下的屋顶,在烈日下的树底,在南风徐徐的街头巷尾,总能听到人们摇着蒲扇,讨论着今年的头伏什么时候开始,末伏几号结束。大家的言语中仿佛在期待,但更像是面对伏天既然躲不过去,不如早点来早点结束的无奈。
在这个世界上被“热”折磨了十数年之后,我才认识到,夏天的热分成了两种。一种是火烤似的酷热,一种是蒸笼一样的闷热。
刚入夏便渐渐进入那种七月流火的炙烤,至七月下旬才是最难熬的三伏天。一入伏,屋里屋外都像一个巨大的蒸馒头的笼屉,潮湿的空气在太阳的加热之后,滚滚热浪萦绕周身,即便静坐不动,身上还是会湿乎乎黏糊糊,更甚者单单坐着就能湿了衣衫,身体弱的可能还会中暑晕倒。怪不得老祖宗的谚语说了,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由此不得不感谢我们的教育部门,在夏天最热的时候给学生们放了暑假,免得学生们七八点钟就要顶着烈日奔赴满是闷热空气和汗臭味的教室。
当然,我们的学生时代确实是这样。直到上了高中,新盖的教学楼里安了电扇,情况稍微好了一点点。要知道,我们小学和初中的老破小教室除了门窗,再没有能让空气流动起来的途径。
终于熬过了学生时代,也感谢科技进步,我们再也不用在夏天拥挤的教室里被灌输夹杂着汗臭味的思想知识。如今幼儿园里除了电扇,空调也是必备的硬件设施。在家里可能为了省电,空调总在纠结开与不开中狠狠心打开了。可在幼儿园,那么多小朋友要顾及,又有那么多家长资金支持,只要热了,当开空调必须开空调,否则家长可不答应。
七月,除了幼儿园的小孩儿,义务教育的学生们早已相继进入了疯玩的暑假。多多和溪溪班都有好几个小朋友没有来上学,主动给自己放了暑假。
今天早上送孩子上学,一出车库,一股热浪直扑过来。我顿时觉得俩孩子太可怜了,这么热的天还要去上学。往好了说是养成学习习惯,锻炼意志,其实也丢失了童年暑假的乐趣。
然而转念一想,还是上学去吧。我宁愿每天花五十块钱让他们在幼儿园跟小朋友们玩,也不愿他俩在家里打闹。
我们这样的家庭,没有人专门闲着看孩子。一到周末,俩孩子在家必定打架,更别说让他们休整个暑假,哪怕休个十来天都将是一场灾难似的考验。
本来三伏天就难熬,何况幼儿园有空调开着,有老师照看着,怎么合计都比在家强。至于什么童年玩乐,有机会就带他们去玩好了,何况等他们进入义务教育阶段,有的是假期。虽然这话说的有点无能的嘴硬,只是家庭实际情况就是如此,尽力而为吧!
☑内容声明:生活记录,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版权声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内容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